2024盘点|量子技术狂潮来袭 落地应用走向多元场景
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在arXiv线上发表;量子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发布;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宣布正式建成投用……从量子计算到量子通信,我国量子技术领域今年捷报频传,量子技术创新成果频现,并加快走向现实应用场景。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速量子技术“产业化”成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要素。在这过程中,除了相关科研机构,电信运营商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量子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回溯百年,从伦琴发现X射线、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概念,到现代量子理论的诞生,为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如今,量子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三大领域高速发展,在运算处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提高传感测量精度等方面具备超越经典信息技术的潜力。
我国量子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不仅推动了量子产业的迅猛发展,更让量子科技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量子密信、量子密话、量子纠缠教学机、量子保密通信试验车等量子技术应用产品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已成功实现100个量子比特的纠缠态制备,成为全球首个达到此里程碑的国家。同时,我国已建成超过1万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覆盖全国多地。
量子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多次提到量子技术,包括聚焦量子信息等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将实施“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其中“7”则包含量子科技在内的7个重点领域,合肥市更是成为两字产业聚集地,集聚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66家。
当前,国际量子产业呈现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央视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量子信息投资规模达到386亿美元,而中国投资总额达150亿美元。